敢想 敢做 有为
Ambitious,Courageous and Capable

行业资讯

Industry information

LED显示屏模组效应_LED显示屏出现马赛克怎么处理

2015.11.30 浏览次数:9

    相对其他平面显示产品,LED显示屏的组成特点是模组化,即由大量的LED灯组合而成。LED的特性决定了个体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,当显示屏模组在亮度或色度上的不一致,对整屏的观看效果影响非常大。在一定观看距离和角度下,画面呈现出块状,严重的甚至在黑屏下出现网状现象,这类现象被称为显示屏“马赛克”效应。导致出现这种现象有诸多原因:

       1制作工艺不完善

  1.1混灯不均匀

  大型的户外显示屏项目的制作,所用三基色灯的数量很庞大。而LED灯管的亮度、色度特性取决于所使用的芯片,而芯片的亮度、色度特性与其批次有关。面对大数目(如1KK以上)的LED灯,如何确保能被均匀地分配到每张模组上,笔者认为这是业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,此环节直接决定整屏模组间亮度、色度的均匀性。

  以光强20%,波长2.5nm进行阀值设定为例,所选用灯是否为不同批次,是否有不同BIN组成,须进行识别。笔者认为,即使为同一批次,同一BIN的灯,混灯环节同样不可省略,因为BIN内亮度、色度的分布未知,如蓝灯同波长BIN上下限虽然只相差2.5mn,但考虑到蓝色宽容量小(见图一),若最终显示屏呈现某种规律性的分布,会使得蓝色均匀性差。因此须根据具体情况(灯数量的大小,批次、BIN的构成)制定相应混灯方案。

LED显示屏模组效应怎么产生的_模块效应要怎么处理

图一 麦克亚当宽容量椭圆图

  混灯方案须在一个大的指导思想下指定,即如何确保选用的灯在亮度和色度上能均匀地分配到每张模组。

  某公司屏制作过程混灯案例:红光灯管约1.8KK,共使用到2个批次2个bin的灯,具体组成为,A批次有1BIN(320K),2BIN(480K),B批次1BIN(640K),2BIN(360K)。首先按同批次同BIN原则分成A1,A2,B1,B2四份。分别将每份按规定作业手法和次数混均匀。然后,将每份灯平均分成4份,依次从A1,A2,B1,B2中各取一份,组合成1份,组合完的4等份,重新按规定作业手法和次数混均匀。完成后,将四等份分别编号,独立进行编带作业并做好标识,4种状态的编带按规定的程序同步上AI插件,白平衡电阻调试环节须放在混灯作业之后进行。通过管制前产品与管制后产品整屏效果的对比,整屏的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提升,可有效消除显示屏显示块状的现象。

  1.2灯板过炉夹具

  因为LED灯的光强分布具体方向性,结合LED的PATTEN图可以看出,在偏离光轴方向光强会下降,当模组上LED灯出现同一方向倾斜(一定程度)的状况,如左右倾斜,会出现大角度方向偏暗或偏亮的现象;上下倾斜,会出现小角度方向偏暗或偏亮的现象。

  因此模组如何保证过炉后LED灯的垂直度,应成为设计过炉夹具的指导思想。

  夹具上模LED灯的穴位应结合LED灯胶体外型尺寸设计,穴位的作用在于限制灯在垂直灯板方位的移动,确保灯的卡点能贴PCB板;夹具与PCB板的定位,作用在于限制灯在小角度方向的位移,有采用螺丝定位和定位柱定位两种,个人倾向于定位柱的方式,磨损小,装取方便,且定位精度高。定位柱与夹具、PCB定位孔之间配合公差的控制尤为重要。

     一套好的夹具要做出好的产品,离不开使用过程对于夹具的维护保养,每日定时监控,以及维修夹具确认。

        2.特殊物料控制

    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大的物料主要有:PCB、箱体。

    首先,作为显示部分的支撑,箱体正面的平整度直接决定模组拼接精度,根据《LED显示屏检测方法》中定义的C级产品平整度的定义,任意象素之间的平整度≤0.5mm,箱体表面的平整度理论上也要小于0.5mm,这是不考虑灯板与套件配合状况的情况下。因此对箱体正面的平整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尤为关键。

     其次,PCB板的翘曲度同样是影响模组拼接精度的重要因素,PCB板翘曲度的因素很多,如PCB原料的材质,PCB制作烘烤工艺,灯板过炉前烘烤工艺等。对PCB制作制程及后期加工过程的控制可有效控制PCB翘曲或变形的发生,从而保障灯面平整度。结合LED显示屏整个产品实现工艺特性,对PCB外形尺寸公差、定位孔公差,灯孔位置公差的控制同样不能忽视。

        3模组设计

        3.1面罩灯孔与LED胶体配合

    在产品设计阶段,须认真最大程度保持LED灯垂直度,因此面罩灯孔与LED胶体配合,是一个值得仔细斟酌的问题。理论上面罩灯孔应与LED胶体外形越接近吻合,灯垂直度会被保持得越好,但首先考虑到面罩与LED胶体材质热膨胀系数不同,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,在热胀冷缩规律的作用下,面罩与LED间会产生非预期的应力,可能会导致面罩、PCB发生一定程度非弹性变形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面罩或胶体的破裂。其次间隙预留的不够,会给PCB加工精度、面罩注塑成型,以及过程对LED灯垂直度防护带来很大挑战。因此面罩孔与LED胶体配合关系须综合配套供应链工艺水平、热膨胀系数差异以及限制LED在大、小角度方向倾斜度等方面来考虑。

       3.2 面罩尺寸控制

     随着企业对产品标准化及生产效率的追求,模组也出现大尺寸的趋势。如16mm点间距虚拟256×256mm模组的设计,采用256×256mm的面罩是一种选择,大面罩对显示屏黑屏状况下,降低网格效应会有较大帮助,但面罩尺寸较大,孔位多(1024),这对注塑成形控制、特性尺寸监控、变形量、缩水量检验难度带来很大困难。若采用64×64mm或32×32mm面罩,对于成形的控制,降低监控和检验难度,减少面罩与LED胶体产生配合应力上的问题,从而达到保证显示效果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 4结论

     对于制造厂商也许是1%的问题,在客户手里往往会是100%的问题。

  对于LED显示屏产品而言,对产品采用一定的检测的方法和手段固然重要,但鉴于产品不菲的价值且很多缺陷是无法通过事后维修解决,检测和检验能为后续产品改善提供依据和方向,但不能改变既成事实的缺陷产品,因此事前控制显得尤为珍贵。

  通过对导致模组效应因素的研究,实际应用证明,采用系统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控制思路,可有效控制LED显示屏的模组效应,从而达到提升最终效果的目的。

LED显示屏使用久了也可能出现模组颜色不一样,马赛克现象。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像素点校正来做led显示屏颜色的修复。

点击查看LED显示屏校正原理